诗词来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周末恐惧症的意思
周末恐惧症

基本解释

  周末恐惧症 - 概述

  “周末恐惧症”,一种小心新型“病毒”,正在城市里悄悄蔓延。患者的主要问题:他们并不是喜欢工作,而是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做不好。他们可能是某个岗位上的业务精英,但在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上却一直只是个业余选手。所以,工作的时候大家在一起集体兴奋,周末的闲暇时光如何度过反而成为难以作答的问题。

  周末恐惧症 - 出现

  

  “周末恐惧症”,小心新型病毒。“有工作没生活 都市白领患上‘周末恐惧症’”,广州业主论坛上出现了这一帖子,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激烈讨论,不少网友大吐口水称因各种原因,非常厌倦过本可好好休息的周末。现实中也有很多白领自称厌烦过周末。对此,有心理学家提醒,要警惕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不良情绪,调节好身心健康。

  周末恐惧症 - 介绍

  

  "周末恐惧症:正在城市里悄悄蔓延的新型病毒。

  “周末恐惧症”患者的主要问题:他们并不是喜欢工作,而是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做不好。他们可能是某个岗位上的业务精英,但在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上却一直只是个业余选手。所以,工作的时候大家在一起集体兴奋,周末的闲暇时光如何度过反而成为难以作答的问题。

  而每个人的问题成因各不相同。不管是性格还是习惯,都是日复一日积累下来的。所以,想要改变,真的需要花一点儿心力。但是,与职场中不同的是,我们在“让生活变得更美好”这件事上总是有些动力不足。因为除非你自己重视,根本没有其他人逼着你使劲儿。或者说,即使有外界的压力,比如老爸老妈的唠叨和妻子孩子的抱怨,也决计不会像老板或者客户的意见那样对我们有十足的推动力。

  另一方面,很多人感到没有办法,也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自己问题的相应能力——比如扩大交友圈所需要的社交技巧,或者是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。遗憾的是,很多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专业技能,或者研究投资理财上,却想不起也同样可以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去专门用心学习和练习。

  所以,很多人生活中的小问题就无限期地向后推迟,推迟,再推迟。大家只是觉得日子不是那么如意、那么理想,但也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,也就一天一天得过且过吧。何况去问问那些闲着没事就聚在一起吃饭、泡吧、喝酒、唱歌的人们,好像也并没有好到哪里,也就感到平衡,继续装看不见了。

  还要一直逃避下去吗?

  心理学家指出,千万不要一直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加理睬,因为诱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成因主要来自两方面:一方面是失业、离婚等重大生活事件,另一方面就是日常生活中没完没了的小麻烦。而后者的交替出现和反复发作,是大部分人感到活得不开心的主要原因,长期的不良情绪的积累还可能会一朝爆发,变成大麻烦。

  而生活中的问题,永远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解决。这就好像哪怕你每次数学都考一百分,语文课上不下工夫,语文不及格还是不及格一样。近些年来,心理学家和治疗师的研究发现,让人感到幸福度最高的生活,是一种维护了工作、人际、健康和精神生活四个领域相对平衡的生活。这种平衡实际上要比一个人智商或收入更加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。身心健康的人,会尽量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地分配到生活的各个领域,而不是顾此失彼。很多工作中的“逃犯”并不是不愿意,而是不知道除了“努力工作”之外,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尝试。

  所以,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是一到周末就烦躁,先别着急让自己具体做什么,不如静下心来,问问自己:我是缺少相互支持的朋友和伴侣,还是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?再或者,我是不是一直在躲避什么不敢面对的现实?在开始尝试之前,谁都会觉得改变有一点儿难。但是,难道一定要逃到无路可逃吗?

  周末恐惧症 - 可能是一种职业病

  

  长沙秋实心理咨询室专家认为,平时工作紧张,周末较为清闲,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,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,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让人感到不适应,所以,所谓的“周末恐惧症”可能是一种职业病,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、焦躁等心理问题,甚至心悸、失眠等身体问题。加之这部分人群多为独自一人在外地工作,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,因此缺少交流舒缓压力。

  周末恐惧症 - 解决方法

  专家支招

  找到兴趣对症下药

  对于不少人厌倦过周末的情况,有热心网友建议周末休息要注意劳逸结合,一位网友还拿亲身实践建议大家:“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带齐装备到足球场上拼个你死我活,把所有的压力、烦恼全部抛到九霄云外。完了再约几个哥们去痛快地吃一顿,再回到家里蒙头大睡到第二天太阳晒屁股再起床。”这样既锻炼了身体,又和朋友联络了感情,还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。

  有心理学家指出,要警惕生活中反复出现的这种不良情绪,小心给自己惹来大麻烦。研究发现,让人感到幸福度最高的生活,是一种维护了工作、人际、健康和精神生活四个领域相对平衡的生活。

  如遇到厌倦过周末的情况,不妨先静下心问问自己:我是缺少相互支持的朋友和伴侣,还是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?再或者,是不是自己在躲避什么东西而自己封闭了自己。对症下药,所有的东西就迎刃而解了。

  专家建议

  多交朋友

  专家建议,预防这类问题要注意调整心态,保持积极、客观的心态。已经患“周末恐惧症”的人应采取以下四步:第一步,识别不良情绪。认清自己内心的寂寞、孤独等,了解到人有这类情绪是很正常的。第二步,接纳不良情绪。第三步,释放不良情绪。所谓释放,并不是指无度酗酒、泡吧等。而是应采取合理渠道,如聊天、唱歌、写日记等都是不错的方法。第四步,调整认知偏差。把心态调整得积极、客观,以豁达的胸襟来看待问题。单身人群,特别是独自在外地打工的人,可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,多结交朋友,拓宽交际面,多跟人交流。

  周末恐惧症 - 从周末恐惧症说起

  根源

  在经历了5·30暴跌之后,投资者似乎一个个成了惊弓之鸟,伴随着近期加息传闻的困扰,股市屡屡出现“莫名”的暴跌。典型的是在上周末,在没有实质性利空的情况下,仅仅凭着对“周末加息”的恐惧,股指暴跌100余点。如此大幅度的下跌,一方面反映了5·30暴跌之后投资者心态的脆弱,另一方面,似乎管理层有加强“预期管理”的必要性。

  股市交易的是预期。证券市场本来就是虚拟经济,其依托实体经济,但仍有其他因素在里面,在股市运行的分析中,有一支的流派是心理流派,它研究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问题,认为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可以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。

  研究股民的心理在目前状况下其实是非常现实的需求,首先,中国市场是具有高系统性风险的市场,个股和大盘的联动率据说极高。这点无可否认,在5·30暴跌案例中,我们看到大部分个股都取得了超过30%的平均下跌幅度。足以证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之大。其次,从市场的开户数据分析,经过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开户数据分析,大量的百姓在转为股民,这种全民运动的现状,迫使我们思考大众的投资心理,和对于大众心理预期的合理引导问题。

  目前处于4000点附近,孰高孰低是个问题,但从本质上来说,目前的市场仍然健康。

  伴随股指的快速上涨,泡沫论一度十分盛行,虽然整体市盈率不低,但考虑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,以及以政府为导向的资产注入、整体上市的大背景,用简单的市盈率水平来看待与定义目前的中国股市,并不十分科学,虽然局部存在一定的泡沫,但无碍整体健康。

  从一季报数据分析,截至4月27日两市合计有1008家公司公布了2007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。数据显示,在继2006年A股公司净利润平均增幅超过了40%之后,2007年一季度,A股公司的经营业绩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。A股公司2007年一季度的户均主营业务利润、户均净利润等盈利性指标,增长幅度更为出色,其中户均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幅度,更是由2006年全年的36.00%,大幅提升至2007年一季度时的177.24%。业绩表现和增长幅度远超出市场的预期。

  目前A股市场的加权市盈率为46倍,整体估值虽然有明显高估之嫌,但考虑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,2007年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将大大缓解估值的压力,市盈率有望回落到40之下,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基础利率在3%,远远低于国际5%的平均水平,给予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高市盈率水平也较为合理。

  从更长周期来看,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,以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“两税合并”、金融服务业营业税的可能下调,都使得在未来2年A股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格局仍将有望得到持续。

  再回到对股民的心理合理预期,央行行长屡屡谈到对于加息问题,从去年年初至今,央行已经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,影响微乎其微。从1993年到2005年,历次加息都会引发股市下跌甚至暴跌,但进入2006年后,历次加息大盘都是收红。今年5月19日,央行三箭齐发,宣布加息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、放宽汇率波动空间。周一开盘5分钟内下挫了100多点,然而外围逢低抢筹的巨量资金轰地涌进来,短期内快速反弹。第二天、第三天,都是高走、暴涨。而政策调控的失利,又进一步膨胀了散户的博弈信心。

  但近期似乎在悄然改变。在5月份CPI数据出台后,加息传闻甚嚣尘上,而央行的迟迟不加息造成近期股民预期的混乱是周末恐惧症的根源。

  合理引导

  对于“周末恐惧症”的出现,管理层似乎应该合理引导:

  首先:对于加息、取消利息税、抬高印花税等重大的事项似乎应有合理的舆论铺垫,不至于过于突然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缺乏金融的基本知识,新股民甚至连“印花税”为何物都搞不清楚,更不用说对于调高印花税的负面影响的正确认识。虽然说加强投资者教育,提倡“买者自负”,但适当的舆论引导,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投资者对于调控政策的正确认识非常的重要。

  其次,在调控政策的时点选择上,应形成合理的预期。在调高印花税及数次加息之后,相信很多股民会在双休日的焦虑中度过,在凌晨上网看新闻的估计也不会少数,这对于提高股民对于政策的敏感度固然很好,但似乎太辛苦了些,在政策调整的时间上,能否少点“传闻”,能够对经济数据的公布日期,以及常规调控措施出台的时点上有个合理的预期。

  周末恐惧症之后迎来了“黑色星期一”,广大投资者似乎“心有余悸”纷纷选择抛售来规避政策风险,固然,股市有高估值之争,但合理引导预期也是减少股市波动性的重要手段,在现阶段尤其如此。

其他的词语
热门词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